凡承诺,必践诺!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主页 > 信用研究 > 信用知识 >

信用知识|重庆试点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实现突破

发布时间:2021-08-27 资讯来源:中国质量报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经核实后按协商结果处理或删除。

在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不断出现的大背景下,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试点的通知》要求,探索打造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模式,着力解决好市场主体信息分散,基层监管力量有限,监管工作针对性、均衡性、差异性不强等问题。

  近年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在确定渝中区、江北区为试点单位的基础上,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建设时序、细化职责分工,落实制度体系得力、全程联动发力、基础保障给力,构建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平台工作稳步推进。近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通过“三力”工作法,试点工作实现了5个关键点的突破。

  明确方向点——确立基本思路及原则。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构建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平台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构建大数据模型,制定风险分类指标,建立风险分类体系,划定风险分类等级,对市场主体经营活动进行预测预警,从而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监管。该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5条原则,力促试点工作便捷精准管用:一是坚持信息依法取得和数据真实可用原则,二是坚持数据智能运算和主体科学分类原则,三是坚持平台操作简便和部门协同共用原则,四是坚持风险分类监管“三不”原则,即不搞免检、不予公开、不评红榜,五是坚持作为监管的辅助和参考,不作为问责依据原则。

  夯实基础点——数据归集。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坚持“能归尽归、能用则用,先易后难、先内部后外部、先内网后外网”的原则,现阶段共归集市场监管部门内部涉及注册登记、企业监管、食品药品、特种设备、消费维权等13个科室数据,归集公安、税务、人力社保、司法、应急、生态环保等21个其他职能部门数据。监管信息总量已达196.12万条。

  把握关键点——风险指标。以前是较为单一的风险指标,现在通过对海量监管数据进行清理,将风险指标分为7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

  强化运用点——等级处置验证。一是出于方便基层操作的考虑,将风险等级确定为4个,应用显示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二是在制定后续监管措施时,按照“双随机”抽查是基础、高低风险要对应、符合基层监管实际、服务企业经营的原则,予以细化。目前,试点区域已对17276户风险企业进行了后续处置,其中17225户进行了系统处置。通过试点运用,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把风险的处置方式调整为多项选择,每条风险处置完毕后风险得分才能归零,同时做到每条风险处置有迹可循。实行动态处置的结果可以作为调整“双随机”抽查比例、抽查频次,启动定向抽查,开展专项行动的重要参考。三是重点开展数据验证工作。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将系统分析研判出来的区域风险、行业风险、个体风险,交由试点地区进行实践。目前,归集数据准确率能达到95%以上,其中舆情信息与该局情报系统对接,再辅助互联网搜索信息,准确率达到90%。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正参考其他领域数据,以期构建最符合实际、最接近实情的风险研判预警体系。

  抓住落脚点——平台功能。通过建设风险分类监管平台,力促达到信息归集自动化、系统评分智能化、等级调整动态化、日常操作简便化、监督管理规范化、使用文书格式化的目标。为此,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根据工作流程,设定了风险画像、监测预警、风险处置和综合管理四大板块。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试行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模式在持续的实践、完善过程中,成效初显,企业风险画像更精细、企业风险防控更精准,减少了对市场主体的不必要干扰,提升了监管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