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承诺,必践诺!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主页 > 信用动态 > 社会诚信 >

建立疫情防控容错容缺清单 重庆5411户市场主体信用得到修复

发布时间:2021-02-08 资讯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经核实后按协商结果处理或删除。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构建“四新”经济数据库,优化风险防范体系,建立容错容缺清单,对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5612户市场主体“先移后补”,为5411户市场主体办理信用修复。

  构建“四新”经济数据库。该局梳理全市现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相关情况,以创新型孵化器、加速器等为载体,建立“四新”经济重点管理数据库,为“四新”经济市场主体精准画像,调整区域产业格局。完善以负面清单为主的产业准入制度,营造公平开放宽松的市场准入环境。

  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清单。出台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责清单,对涉及市场主体证照、广告、网络合同、知识产权、特种设备、食品、药械等13个领域的71项轻微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目前已有54户企业受益。对纳入“四新”经济范畴的产业,通过建议、提醒、约谈等行政指导方式,预防和避免违法行为发生,激励“四新”经济市场主体自我纠错,增强免疫力。

  建立疫情防控容错容缺清单。疫情期间,对检查发现的轻微违法行为以及拟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吊销营业执照的“四新”经济市场主体,实行尽量规范、暂缓处置;对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5612户市场主体“先移后补”,为5411户市场主体办理信用修复,采取网上核对相关信息以及收取承诺书等方式。

  探索实施重点监管清单。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等领域全覆盖重点监管。沙坪坝、北碚等区县结合区域和行业风险特点,针对集群注册、物流园区等领域,以问题为导向,编制重点监管事项清单,确定重点生产经营单位,规范监管程序,实行跟踪监管和全程指导。

  完善新型监管方式,推行联合监管。率先建成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及重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将随机抽查比例、频次、概率与抽查对象信用等级、风险程度挂钩。2020年共发布联合抽查任务110个,随机抽取检查对象9.43万户,随机抽取检查组5570个、检查人员3381人;强化信用监管,建成联合奖惩子系统,累计开展联合奖惩措施15.6万余次。

  完善登记注册监测预警系统。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收集市场主体情况,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完善产业风险预警和分析体系,对“四新”经济领域潜在风险增强敏感性,提高突发情况快速处置能力。

  建成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平台。重庆市在渝中区先行试点,归集196.12万条行政资源和互联网涉企信息,制定7类、48小类风险指标,构建大数据模型,建立风险分类体系,对“四新”经济市场主体经营活动分析评分、预测预警。根据评估分值,划分为暂无风险、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等风险等级,并与随机抽查、重点检查深度融合,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监管。在2020年“双随机一公开”综合抽查中,对中、高风险“四新”经济市场主体的抽查比例增长到90%。

  优化情报信息监测平台。梳理行为识别规则、地域识别规则、特征词等,建成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房地产虚假宣传、仿冒商品等37个数据模型以及职业打假人、知名品牌商品、典型案例等12个情报数据标准基础库,对1654个重点网站、论坛,逾20个移动App全天候监测搜索,对校园贷、非法营销、防疫物资销售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监测,累计获取案源信息4.59万条,查办案件2.61万件,坚决打击运用互联网技术从事违法活动的行为。